也谈谈外拓营销的产能提升1——消除浪费
在很多外拓营销方案中都谈到外拓营销的产能提升这一命题。通常的做法是这么几个:1、走出去、做活动、送礼品、加大促销力度,玩价格战,讨好客户;2、加大激励力度,产品定价计提成,达成目标发奖金;3、营造营销氛围,给客户灌迷魂汤,给员工灌心灵鸡汤,贴标语、喊口号,玩的不亦乐乎。这些做法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:一个是透支资源(比如员工的身心健康、客户的信任),一个是投入增加(例如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加)。
这些真的能提高产能吗?很值得怀疑。有些做法,可能表面上业绩提升,实际产能可能下降。产能提升到底是什么呢?产能本来是一个制造业的概念。“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,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,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,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,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。”把这个概念运用到银行银行业营销中来,尝试做如下定义“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,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,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,所能达成的业绩水平或者获得客户的数量。
提高产能并不是只有投入资源一条道路,而且决不是首选的道路。因为在我们现在的银行业,资源的利用尚普遍存在着浪费,资源可利用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。主要浪费表现在四个方面:
第一大浪费:客户资源浪费,“守着金山当乞丐”的现象非常严重——最大的资源存量客户留不住,客户深度挖掘没有平台。
第二大浪费:产品资源浪费,现有的产品营销不力,不信请看,零存整取、通知存款、委托贷款、个人消费贷款(房贷除外)、商业汇票、保函、保理这些基础的银行业务有几个网点是全面开展的呢?不是资源浪费是什么呢?
第三大浪费:管理资源浪费。我所服务过得T直辖市的A行(国有商业银行,没有设立二级分行),分行为了推行绩效考核,将绩效工资直接发到员工手上,结果行长将这些绩效工资收回来,在网点里面进行二次分配,搞平均主义。大大挫伤了业绩优秀的员工的积极性。绩效考核这一重要的管理资源,就这么白白浪费掉。
第四大浪费:流程上的浪费。流程银行、信贷工厂等只是停留在概念上。我曾经建议某信用社成立优质客户绿色通道。把贷款的审批速度提高了3倍,效果很不错(遗憾的是因为客户岗位调整,这里给不出具体的数据)。莱商银行、泰州商业银行、台州银行在贷款流程上的优化值得很多银行借鉴。
第五大浪费:人力资源的浪费。山西某国有商业银行,我做过一次培训,题目是《无贷户客户经理营销技能提升》,到现场一看,平均年龄在50岁,6成以上都是老的网点负责人和资深信贷员。这些人经验丰富,特别是在风险防范和人际关系处理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,现在居然不负责贷款业务。师徒制流失、银行不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、员工缺乏职业幸福感、人才流失等等。都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如何提高网点的产能呢?我想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是要真正推行客户经理制、综合柜员制,做好客户的分层管理分层营销,优化网点的资源配置,尽量为真正的优质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。提高网点“获取优质客户的能力”。在客户经理的评价上,要由过去的“经营指标”评价考核,到“客户群建设、客户服务”上来。实现由抓业务到客户,由抓客户到抓账户的转变。开展生活方式营销。
二是要做好网点的产品组合创新。提升网点的差异化服务营销、个性化服务营销的能力。对存量客户要分群分类推荐满足需求的产品组合;对增量客户要深度细分市场,研究对应的产品组合;对公私联动、代发薪等批量开发的客户群,要给予优待。资产类业务、负债类业务、中间业务要组合营销。全面干预客户在金融消费上的生活方式!云南农信的金碧卡就是很好创新。
三是要通过寻找和消除现场存在的浪费,针对以上的5大浪费。针对性的改良和优化。提高产能;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做事情同等重要!
四是针对网点岗位进行分析和攻关,充分挖掘内部资源的潜力;在东北某国有商业银行,在网点内把公司客户经理、个人客户经理分的非常清楚,公司客户经理不管个金业务,个人客户经理不管公司业务,按照各自的业绩实施考核评估,结果是公私联动无从谈起。我建议成立营销小组,考核到小组,小组由公司客户经理,个人客户经理,和实习生(实际扮演了信贷内勤的角色)构成,当天就取得突破性进展,发卡500多张。交通银行某分行,把大堂经理外包(受编制限制),大堂经理的素质跟不上要求,流动性大结果也是赢在大堂无从谈起。还有,很多银行对大堂经理下达高额的营销任务,结果就是造成网点里面客户投诉增加,理财经理客户经理没有办法从厅堂获得客户。
五是要大力开展对称营销,建立第三方渠道开展间客式营销,高效批量地开发客户,充分发挥基层行长、营销主管的身份、资源优势。真正实现零售业务批发做,批发业务零售做。
六是要加强网点负责人的管理水平。我曾经服务过某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长培训班。结果发现这些30多名基层行长在上岗之前居然没有受过行长的岗前培训,不是部分,而是全部。基层行长成为复印机、留声机的现象一定要打破。可以这样说,网点绩效有一大半是来自行长的管理水平。
攘外必先安内。先消除内部浪费,最后才应该是投入资源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网点的产能!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