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邀约不成功,可能是坏在口头禅上,真的吗?

 

导言
99%的理财经理在电话里常常会说:“耽误您几分钟可以吗?”、“不好意思打扰了!”、“好的,那就不打扰您了哈。”……第一次听说这些“口头禅”可能会坏大事儿!到底是为啥……

背景
做理财经理的那会儿,睡眠客户激活是工作重点。当时的行长是个好为人师的主,一有空就给我做销售辅导,有天他听完我给客户打电话就乐了,说:“你这么打电话,一听就是菜鸟,客户哪敢过来让你理财啊,不欺负你就不错了!”

我当时挺不服气,心想自个年纪是不大,但也不能就这样说我是菜鸟吧!

后来,行长很严肃地指出了问题,说我的一些“口头禅”坏事了,破坏了我在客户“耳中”的专业形象,怎么听都像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,比方说:“耽误您几分钟可以吗?”、“不好意思打扰了!”、“好的,那就不打扰您了哈。”

说实话,行长这么说我还是不服气,总觉得这些话尽管不是很高大上,但应该也不至于影响一通电话的整体效果,更不至于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吧。

口头禅背后的隐患

1.当你说“耽误”、“打扰”这些话的时候,你内心在向客户展示一种平等还是恳求的姿态?

2.每当你说完这些口头禅时,客户回应你的语气是显得更尊重了,还是更居高临下了?

还别说,被这么一问,我心里有些打鼓了!正所谓“气场一丢,满盘皆输!”,作为从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我,这个道理我是懂的。在和客户的接触初期,如果我们和客户的关系是不平等的,这种被动局面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改变的。

比如,很多理财经理反应说,总会遇到一些很牛X的客户,要么不易接近,要么对人呼来喝去,很难伺候。其实,乍一看都以为是客户有毛病,但深层原因可能是我们自己不小心扮演了受虐狂。这个世界,绝大多数人是看人下菜碟的,也就是说,同样一个客户,对别人可能彬彬有礼,但对你可能就颐指气使。

原来,小小口头禅还真是值得琢磨啊。回想我身边的那些电话营销高手,平时还真没听到人家常用这些口头禅。看来,这个是病,得治啊。

行动建议

1、把口头禅置换成更专业的表达

比如:“耽误您几分钟”可以换成“大概需要您3分钟时间”;

“对不起,打扰了”可以换成“之前没和您预约就打来电话,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您?”;

“好的,那我就不打扰您了”可以换成“好的,很高兴能够和您有这么一个简短交流” 。

2、配合非语言多管齐下

单是字面上调整还不够,如果说话的语气语调不改变,效果也不见得能好哪儿去。只有声情并茂,才能打动客户。

那么,怎么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呢?这就需要我们话语之间充满了正能量!——作为理财经理,我们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。我们的出现,不是索取或者交换,不是想着通过客户来完成业绩、通过礼物来留下存款。我们的出现,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,为客户带来价值。

这正是古人所谓的“无欲则刚!”功利心稍稍放下,正能量自然升起。

每一个技术的背后都有心法,表面上看是口头禅坏了好事,其实是欲望太重,导致内心有求于人,才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口头禅。

1、专业的表达需要先正其心。正其心方能诚其意,诚其意方能显专业,专业了才能摆脱口头禅的陷阱。

2、口头禅只是一个例子,在理财经理的日常工作中,还有许多这样值得反思的地方。比如我们随便许诺给客户好处、轻易认同客户并不成熟的理财观念。细微之处见功夫,营销处处有学问。

分享到
作者:
本文由 bianji 于2017年06月21日发表在分享&感悟分类下, 你可以发表评论,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。 | +复制链接
转载请注明: 电话邀约不成功,可能是坏在口头禅上,真的吗?
您还可以继续浏览: 抱歉,暂无推荐!

电话邀约不成功,可能是坏在口头禅上,真的吗?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